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中世紀堡壘的典範--瑪利亞堡

Sobczak夫婦非常客氣,老早就替我們安排好行程表。他們鴐車沿著鄉村前行,讓我們得以欣賞波蘭的田園景色。經過愉快的車程,把我們帶到巨大的紅磚堡壘。在諾加特河對岸觀看,只見它氣派不凡 。


瑪利亞堡(德語:Marienburg、波蘭語:Zamek w Malborku) 位於波蘭馬爾堡(Malbork),曾為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總部,有人認為他是歐洲最大的磚構造建築物。在德意志帝國統治時期,為德意志第一個國家紀念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城堡大半被毀。1945年後,馬爾堡成為波蘭領土。1962年開始重建工程。1997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座城堡於1406年竣工是中世紀堡壘的經典典範。
城堡自南向北由高堡、中堡和外堡三大部分組成,周圍環繞著三道防禦牆和護城河。 這種格局形成後,三者的功能有了明確劃分:

高堡主要用作宗教活動,中堡是城堡行政中心,外堡則是各類作坊等服務設施的所在。 城堡周圍的沼澤,為它提供了天然的防禦系統,

但也造成築城所需石料的嚴重不足,這是它以磚為主要建材的原因。

宗師(Hochmeister)普勞恩( Heinrich von Plauen)增添了外堡和城牆
漫步在主吊橋上,穿過敞開的笨重鐵門,進入中堡宏偉的庭院。總團長宮位於中堡入口的右側,向河一面比庭院一面要高兩層。
這是城堡主管的住所,是他招待客人的地方。宴會廳在城堡中最大,頂上設有華麗的扇形穹頂;廳裡有羅馬式供暖系統和裝飾牆。

中堡的庭院是城堡的心臟地帶,在這裡矗立著四尊騎士團首領銅像

總團長宮宴會廳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的餐廳,同時兼備了會議廳和舞廳的功能。整個飯廳只用了三根細柱就支撐起了
三等分拱頂,這足以顯示出 14 世紀歐洲建築的前沿技術。

哥德式走廊

博物館在庭院的另一邊,裡面陳列著各時代的武器、文物和琥珀。 這個地區以這種樹脂聞名,當日為騎士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琥珀

高堡是最古老的部分,坐落在另一座吊橋上。在這個四邊形修道院區域。曾經容納過納50至60個騎士。主塔高聳,
旁邊還有橫跨護城河的廊橋的結構。廊院裡一口大井,井上立著一隻鵜鶘銅像(象徵耶便穌),正在用自己的鮮血餵幼雛,
代表條頓騎士跟隨主範,為了繁衍和生生不息,可以奉獻一切。
聖母教堂(Ordensburg Marienburg)1344年落成奉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嚴重破壞,兩個大門倖存。
現在的大門 「金門」是始建於13世紀的陶瓷門。

在總團長宮和其他接待客人的房間,總會有一個有趣的熱坑系統,即炭爐在地板下的空間烤炭,散發出熱量,

藉著通風孔將熱空氣吹向上方的房間。古羅馬這項發明最初用於浴室,後來被私人住宅採用。

宴會廳的地板有多個帶旋蓋的洞,地下的炭爐在烤炭,打開這些旋蓋就能為飯廳供暖
穿過綿長狹窄的廊橋,來到了城堡很神奇的地方——Dansker。這是瑪利亞堡一項獨一無二的設施,一個廁所塔樓。
廊橋與塔樓相連,方便上廁者。 同時在走廊上,還有一個哥德式小醜怪,指示出廊橋的入口,通往最近的洗手間。
排泄物由超過六層樓高的廁所直奔護城河,然後由流經塔下的溪水沖走。 萬一城堡守不住,要投降了,也可用作最終的逃生路線。
條頓騎士團成立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成員來自德意志貴族。騎士團成立之目的,原意是為了救助基督教徒弟兄及保護耶路撒冷聖地,
不過日子久了,騎士團也發展成一支武裝集團,以宗教之名,行擴張勢力之實,控制了波蘭西北部的格但斯克(Gdansk)及波美拉尼亞等地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