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戰禍殃及提格雷聖城

        埃塞俄比亞戰爭頻仍,長達26年,民不聊生。2019年,時任總理阿比.艾哈邁德(Abiy Ahmed),一位基督徒,因對結束埃塞俄比亞與鄰國厄立特里亞多年敵對狀態、促進兩國達成和解而獲應屆諾貝爾和平獎。可惜不到一年,總理阿比因北部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擁兵自重,揮軍進攻,厄立特里亞軍隊乘機介入,在衝突的第一個月,就在阿克蘇姆殺害了數百名平民。提格雷的戰爭不僅對埃塞俄比亞的統一造成了更大的破壞,也嚴重威脅聖城阿克蘇姆。


      埃塞俄比亞 40% 以上人信奉東方正統教(不能簡稱東正教,因為兩者是不同的教會),是非洲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1959年成為自主教會,屬東正教最高級別的獨立教會,不受其他教會的管轄,現在是普世教會協會的一員。他們相信使徒行傳8:26-40記錄埃塞俄比亞太監受洗,就是發生在阿克蘇姆省。同時他們相信,放置了摩西那兩塊十誡法版的約櫃輾轉來到他們的教堂。更有人認為那裡是示巴女王的出生地。 阿克蘇姆古稱提格雷 (Tigray),在公元一世紀是一個王國,國勢極盛,亨有「眾王之王」美譽。基於此,阿克蘇姆是他們最神聖的地方。



提格雷地區

      阿克蘇姆的聖堂是錫安聖母堂,建於公元4世紀,正值阿克蘇姆王國(今厄立特里亞和埃塞俄比亞)第一位基督教統治者埃扎納 (Ezana) 執政,此後多次重建。


阿克蘇姆的埃扎納國王石碑




新堂的圓頂和鍾樓,塞拉西皇帝於1950 年代建造


九聖圖(部分)

      去年12月中旬在提格雷爆發的戰爭,是一齣慘絕人寰的悲劇。據報導,躲在教堂裡的750人被厄立特里亞武裝分子尋獲殺害。加上疫症大流行,街上空無一人。阿克蘇姆的居民在暴力、哀悼和集體葬禮中陷入集體創傷達數天之久。


2021年6月11日,居民在舊堂的坑火中撿骨灰

      眼見城市死傷枕藉,氣氛恐怖,百姓倉皇逃難到鄉下。但最近幾個月,戰火轉移到農村和小鎮,流離失所的家庭又成群結隊湧回城市空蕩蕩的校舍和教堂。

     其間成千上萬的提格雷兒童面臨餓死、營養不良的威脅。
流離失所的百姓


6月11日,信徒聚集在最神聖城市阿克蘇姆的教堂外

      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登基,基督教合法化,福音開始透過貿易從中東傳到非洲。埃塞俄比亞東方正統教自稱「台瓦西多」(Tewahedo),意為「合而為一」。這是因為他們奉行基督一性論,認為基督的人性已經融入神性中。後來在迦克敦大公會議被裁定為異端,遂與天主教和東正教等主流教會分離。錫安聖母堂的寶藏例如傳說中的約櫃和其他的神聖文本、聖經等,專家擔心在提格雷地區的戰鬥中會被洗劫一空。







2021年6月16日 星期三

家有喜事

       我的一對孫兒,浩揚和浩知,相隔三年,分別在6月16和17出生。我們夫妻倆有幸,從他們的出生日起,一直看到他們長大。本月14日浩揚中學畢業,可惜新冠疫情阻隔.未能親自前往祝賀。從寄來的相片中,看見他們一家喜氣洋洋,心裏充滿感恩。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委內瑞拉的基督聖體聖血節

        基督聖體聖血節(Feast of Corpus Christi),是天主教和部分聖公宗以及正教慶祝的禮儀和節日。據說比利時列日(Lüttich)修女茱利安納(Juliana),宣稱自1209年起多次看見有一塊缺口的滿月,想起教會缺少一個莊嚴的節日以紀念耶穌獻出自己的身體,允諾世人得到生命。這件事獲得教區主教認可,並在1249年6月5日首度慶祝聖體瞻禮。1264年,曾在列日教區擔任副主教的教宗烏爾斑四世(Urbanus IV),以一封通諭將節日提升為一般教會節日。聖體聖血節的日期是一個不固定的星期四,舉行於當年天主聖三節之後的星期四,通常落在五月到六月下旬。

      在委內瑞拉,基督聖體聖血節可稱為「群魔亂舞」。每年六月初,數以百計的居民,戴上惡魔面具,穿上五彩繽紛的衣服,打扮成動物和神秘生物,隨著鼓聲翩翩起舞,一起湧到教堂。這時教堂鐘聲響起,熱鬧的鼓聲傳遍大街小巷。惡魔跪在教堂前低頭祈禱。 傍晚時分,節日以彌撒結束,表示惡魔降服上帝,同時也象徵著善勝惡。


           神父攜帶聖體盒

           信徒搖動響葫蘆(maracas)驅邪

上帝得勝
惡魔被擒

      根據學者理論,惡魔舞發源於5世紀的西班牙,當時的天主教用惡魔舞將異教徒轉化為天主教徒。惡魔舞到了委內瑞拉,則被用來吸引非洲奴隸,讓他們改信天主教。

         到目前為止,冠狀病毒大流行和經濟危機都沒有阻止這個節日的舉行。 由於該國的疫苗接種速度非常緩慢,今年許多參與者在紙漿服裝下戴著醫用口罩,並試圖保持距離。 過去常常湧上街頭觀看祭祀的遊客今年卻缺席了。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印度婦女的「經期小屋」有望改善

     各處鄉村各處例,根據印度習俗,經血被視為「不潔」,月經來潮的女性被禁止靠近廚房,因為擔心她們碰觸到食物會影響口感與營養價值,此外也不能洗澡。她們甚至不允許在自己的家裡睡覺,要獨自睡在稱為「經期小屋」的破爛棚屋,飲食則由家人負責送到小屋(但也可能不給食物),而為她們送餐的人也要防範不能觸碰到使用的餐具。

外媒6月4日報道,位於孟買的一家慈善機構赫爾瓦迪社會福利協會(Kherwadi Social welfability Association),有鑑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斯特拉邦數千名部落婦女和女孩在月經期間被放逐到「經期小屋」,決定建現代化的休息室來取代大部分破舊的小屋。這些小屋設有床、室內廁所、自來水和太陽能電池板供電。

Kanal Tola村的婦女被迫住在這間沒有門也沒有便利設施的小屋裡。
圖庫姆(Tukum)村去年建造了第一座現代小屋,對村裡90名經期婦女來說,現在的生活輕鬆得多了。 她們說,早些時候隨著經期臨近,一想到要去那間搖搖欲墜的小屋,就充滿恐懼。茅草屋頂的泥竹結構沒有門窗,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設施。要洗澡或洗衣服,就得走去一公里外的河邊。



圖庫姆的婦女說,新小屋讓她們的生活更輕鬆

她們的新小屋是用裝滿沙子的回收塑膠水瓶建造的,塗成令人

愉快的紅色,牆上嵌著數百個藍色和黃色的瓶蓋。這裡有八張床,

但「最重要的」是室內廁所,還有一扇可以上鎖的門。

Sheetal Narote說,早些時候她不得不一個人呆在小屋裡,晚上會因為害怕而睡不著覺

「經期小屋」的悲慘情況促使印度國家人權委員會(NHRC)指示邦政府「根除這陋俗」,因為它「嚴重侵犯了婦女的人權……她們的安全、衛生和尊嚴」。但陋俗根深蒂固,多年後,這一傳統仍然存在 。

像Chandala Toli村這樣的經期小屋正在倒塌

農村婦女參與新經期棚屋建設

新小屋無疑為女性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但通過教育社區來消除這種陋俗更加重要。女性在月經期間需要身體和情感上的支持,而這只能在家中獲得。只是傳統的勢力不是什麼魔杖可以改變。迄今為止最大的問題是,即使是女性也不明白這是在侵犯她們的權利。希望受過教育的年輕女性開始質疑這種習俗,從而移風易俗吧。







  

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

德國最美麗的市政廳(二)


位於哈茨(Harz)山脈北邊的韋尼格羅德鎮(Wernigerode),擁有歷史悠久的市政廳、彎曲的房子、最小及最舊的住宅,與它那彩色繽紛的半木結構房屋,構成一幅半木田園詩畫,稱為「哈茨山多彩小鎮」。

半木結構

最小的住宅

市政廳是一個漂亮的半木結構,早在1277年的一份檔案中經已提及。當時用作娛樂場所,供市民跳舞玩雜耍。目前的外觀在16世紀定了型,成為市政廳的所在地。
法蘭克福的市政廳稱為羅馬人(Römer)。對於這個名字有幾種解釋:其中一種是,在這座建築成為市政廳之前,住在這裡的商人與羅馬人和意大利人做生意。市政廳中值得一遊的,要數掛有52幅德國皇帝和國王畫像的御殿(Kaisersaal)。遇上大型活動,名門望客經常從御殿走上陽台,接受群眾歡迎

御殿
班貝格(Bamberg)舊市政廳位於雷尼茨河(Regnitz )的中央,標誌著主教山和民居島嶼之間的分界線。據說,當時的神職人員住在山上,居民想要在山上建市政廳,但主教不願意分割自己的地盤,於是居民毫不客氣把行政大樓建在河中央。舊市政廳這種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在巴伐利亞羅滕堡(Rothenburg)小鎮上,時間似乎靜止不動了:因為這裡的房屋大多是建於中世紀,身處其中,難免會有一種彷彿回到中世紀的感覺。在所有木結構建築中,氣勢恢宏的市政廳及其文藝復興時期的立面尤為引人注目。不過要登上塔樓頂層一覽小鎮全景,就需要花費一些力氣和勇氣。那是爬220級又窄又長的台階啊!






到慕尼黑旅遊,新市政廳不容錯過。這座新哥德式建築坐落於馬利亞廣場的側面,並以鐘樓的奏鳴而聞名。每到11點,12點和17點報時的時候,鐘樓裡的32個人偶就會排隊出來奏樂表演。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德國最美麗的市政廳(一)

       德國的市政廳宏偉美麗,曾經是市民自豪感的象徵,時至今天,不少仍然是當地政府的所在地。 《德國之音》介紹了其中十座特別漂亮的建築。

      漢堡市政廳以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建造,在漢薩城市中,可稱得上異常富麗堂皇。它融合了文藝復興、哥德和巴洛克的元素,擁有647間大廳。參觀的重頭戲是宴會廳,這個宴會始創於1356年,藉以慶祝馬提亞節。今年因應新冠疫情改用視像形式進行。市長會在這裡設宴款待來自德國和世界各地的名人,包括國家總統、政府首腦和加冕元首。


宴會廳

聯邦環境、能源和核安全部長 Svenja Schulze

       按馬提亞是通過抽籤選出,來取代賣主的猶大(徒1:23-26)。他的節日是每年2月24日。在中世紀,這一天是春天的開始,也是公僕換屆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市政府的任務重新分配,選舉新市長。

     不來梅市政廳作為政府所在地已有600年歷史。 它是歐洲唯一一座從未被毀壞的中世紀市政廳,已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它有角樓和城垛,活像一座堡壘。 自 17 世紀以來,建築物正面一直飾以砂岩製成的人物和浮雕,採取威悉河(Weswer)一帶的文藝復興風格。


       柏林也有一座漂亮的市政廳,因顏色而被稱為紅色市政廳。 它靠近亞歷山大廣場和地標電視塔附近。在柏林分裂期間,東柏林地方法官在這裡開會,而西柏林市政府則留駐舍訥貝格(Schöneberg)市政廳。 自1991年以來,紅色市政廳再次成為聯合政府所在地



      漢諾威新市政廳非常漂亮,已經成為該市的地標。「新」?威廉二世這座宏偉的建築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但這仍然比1410年的舊市政廳年輕。 裡面有四個不同時代的城市模型,漢諾威新市政廳非常漂亮,已經成為該市的地標。「新」?威廉二世這座宏偉的建築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但這仍然比1410年的舊市政廳年輕。 裡面有四個不同時代的城市模型,有電梯可以帶遊客到圓頂。



漢諾威新市政廳 Lutz 卷鼓玻璃電梯

      萊比錫16世紀的舊市政廳現在是城市歷史博物館的所在地。 這座建築有90米長,而且不是很對稱。 因此,塔不在中間,而是在黃金分割中。 而且立面也不是很直。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右側第一和第二個山牆之間有一個輕微的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