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懷抱「中國情結」的卡特

       12月29日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在家中逝世,享年100歲。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美國和世界失去一位非凡的領袖、政治家和人道主義者」,並形容卡特是「一位有原則,有信仰,謙虛的人」。 

      外媒報道,卡特在任期間促成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他是一位有著「中國情結」的總統,從小就對中國著迷,卸任後亦多次訪問中國,直到去世前幾年仍關注著中國。

      國家主席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個人的名義,對卡特前總統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人表達誠摯慰問。他表示,卡特前總統是中美建交的推動者和決策者,長期以來為促進中美關係發展和兩國友好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貢獻。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方願同美方共同努力,著眼兩國人民根本利益,順應國際社會普遍期待,推動中美關係沿著健康、穩定、可持續的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1987年,鄧小平和卡特在北京擁抱,兩人關係密切。

        1979年,冷戰最為激烈,台海緊張局勢加劇,卡特政府與中國官員進行了幾個月的秘密談判,以實現自1949年中國共產黨掌權以來兩國疏遠關係的正常化。當年一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在華盛頓迎接一位開創歷史的客人:打開中國經濟大門的鄧小平。這種外交關係從此永遠改變世界,為中國的經濟崛起以及後來與美國的競爭奠定基礎。

1979年1月,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與美國總統卡特在華盛頓簽署中美科技合作協議。
      卡特在歡迎儀式上表示:「我們期望正常化將有助於推動我們共同走向一個多元化與和平的世界。長期以來,我們兩國人民彼此隔絕。現在我們共享新的商業、思想和人員流動的前景,這將使我們兩國受益。」對此,鄧小平讚揚卡特的「富有遠見的決定」,為結束「我們之間30年不愉快的時期」發揮了關鍵作用。

1979年1月30日,美國總統卡特和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美國華盛頓特區。
      卡特出生於10月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一天,卡特的密友劉亞偉說:「他喜歡說,是命運讓他和中國走到了一起」。即使離任後,他仍煞費苦心與中國人民建立密切的聯繫,但隨著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關係的降溫,這種聯繫受到影響。然而,他仍然是一小群因在20世紀70年代幫助共產主義中國擺脫孤立而受到北京珍視的美國政治家之一。

「命運讓他和中國走到了一起」。

        卡特形容鄧小平「聰明、堅韌、聰明、坦率、勇敢、風度翩翩、自信、友善」。後來他在日記中形容這次訪問是「我擔任總統期間令人愉快的經歷之一……對我來說,一切都很順利,中國領導人似乎也同樣高興。」在他的領導下,中國獲得了「最惠國」貿易地位,提振了經濟並創造了就業機會。一年之內,兩國之間的雙向貿易翻了一番。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中國不僅成為美國的重要貿易夥伴,也成為世界的重要貿易夥伴,這對中國的成長「極為重要」。
 
                               鄧小平在德州的牛仔競技表演中勇敢地試戴了一頂牛仔帽
              對於卡特中國讚譽有加,西方各國溢美之詞亦不絕於耳。連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也不甘後人:「在這個莊嚴的日子裡,我們哀悼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全球和平締造者、美利堅合慰藉眾國第三十九任總統吉米·卡特總統閣下的去世。卡特總統是一位勇敢、道德正直、富人性和外交出眾的人,他激勵了幾代人,也是所有相信正義和同情力量的人的希望燈塔。作為第一位承認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的美國總統,他孜孜不倦地倡導中東問題的公正和持久解決。他大膽反對不公現象,包括解決以色列種族隔離的現實,並捍衛和平事業,反對暴力和戰爭。他對這些原則的奉獻為他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證明他為人類進步而奮鬥的一生。我代表巴勒斯坦人民和我本人,向你的家人和親人致以最深切的哀悼。我們祈求全能的主賜予他的靈魂永恆的平安,並在這悲傷的時刻以耐心和慰藉來安慰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