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日本的陸奧潮風步道

   2011年3月11日,仙台市外海發生9.0級大地震,引發最大溯上高40.1公尺的巨大海嘯,摧毀了東北地區整個沿海地帶的生活。這是自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後,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第二起最為嚴重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洩漏的高劑量輻射隨風飄散於太平洋側的森林田野間,城市化作廢墟,耕地荒蕪,人類積攢的生活,只消一瞬便消逝得無影無蹤。

      災情過後,東北地區耗資2,950億美元修建道路、海堤和房屋,進行艱難而多方面的修復工作。其中一項重大舉措是2012年日本環境省與東北政府機構和非營利組織合作牽頭,沿著東北東部海岸線修建一條長達1,000多公里的遠足徑,稱為陸奧潮風步道,旨在振興受影響的沿海社區,為該地區帶來希望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陸奧潮風步道2009年建成

      陸奧潮風步道的“陸奧”,指的是京都作為平安時代的日本政治經濟中心,在本州從首都以步行的方式所能抵達,距離最遙遠的地區。“潮風”簡單來說就是海風,然而“潮”就文字本身而言又多了一層海陸之交的地理想像。這條從青森縣八戶市到福島縣相馬市的步道,有日本最美的懸崖峭壁、獨特的里亞斯海岸風光、世界三大豐產漁場等眾多亮點,可以感受到太平洋的動態景觀。


宮古最引人注目的淨土濱火山岩層。海水、白色的岩石和青松使得這裏的景觀形似天然的日本庭園。


步道穿過小鎮、森林、偏遠的海灘和高聳的懸崖頂


步道穿過森林,飽覽越太平洋風景


步道穿過村莊,健行者可以在那裡住宿和與當地人傾談 



 

友善的的多倫多冬天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多倫多經歷了世界上最長、最嚴格的餐廳封鎖。360多天,居民無法進入室內餐廳。現在市內年滿12歲的人接種了85%的疫苗。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病例的減少以及醫療保健能力的壓力減輕,加拿大這個最大的城市,打算從8月份開始,歡迎當地人和完全接種疫苗的遊客回來,享受那充滿活力的餐飲事業和可步行的海濱。


      當地居民充滿期待,認為只要接種了疫苗並願意戴口罩,市面一切幾乎如常。如果室內餐飲重新開放,而露台餐廳仍繼續營業,那麼儘管冬天可能很冷,也可以是一年中一個美麗且不那麼擁擠的旅遊時間。“不要只在溫暖的月份訪問,加拿大冬天的雪也很美!”


     多倫多有很多公園,尤其是最大的海柏公園 (High Park),是欣賞新鮮白雪妙不可言的地方。如果冰層夠厚,甚至可以在一些水池滑冰。一位居民說:“不管天氣多冷,要充分享受多倫多,也須走路才行。” 一些公園,包括海柏公園,允許穿雪鞋行走和越野滑雪,但必須自帶裝備。


      在總體接種率方面,加拿大超越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接種疫苗最多的國家之一。這使得多倫多及安大略省有條件逐步採取行動,爭取在2022年3月之前取消所有流行病毒限制。

      多倫多乃北美第四大城市,一直是倡議美洲可持續發展的領頭羊之一。它首先要求鋪設綠色屋頂並製定鳥類友好的建築指南,以降低城市基礎設施對候鳥的危害。它還創建了 “綠色多倫多生活”,為社區提供所需的工具、計劃和贈款,以實現成為世界最環保的城市。


多倫多正在爭取成為世界上最環保的城市之一

      多倫多最雄心勃勃的新項目之一,是2021年8月開業的多倫多1號飯店。它計劃85%以上的垃圾可以避免送到堆填區,原因是他們使用現場堆肥,將垃圾轉化為土壤,藉以建造飯店花園。這些花園由現場養蜂場的蜜蜂授粉,為飯店的四家餐廳提供食物,而這些餐廳還將100%的廚房用油轉化為生物燃料。


可持續豪華飯店 

      位於湖畔附近的 X 酒店也採取行動,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LEED) 的銀級認證(根據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能源使用、回收和再利用以及室內環境質素,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分數而頒發),包括綠色屋頂及雨水回收系統。


 
Hotel X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也門的古代摩天大樓

     也門,一個內戰頻仍的國家,早已淪為一片廢墟,導致成千上萬的民眾背井離鄉,更造成許許多多年幼的孩子遭遇饑餓和疾病的折磨。1964年,郵輪停泊當時仍是英屬的亞丁港。我順便上岸觀光,誤闖哈林區。只見婦女身穿黑色罩袍,全身遮蓋,上面劃上可怕的白色骷髏骨,嚇得我慌忙跑回船上 。

      也門位於阿拉伯半島南端,北面接壤沙地阿拉伯,東面毗連阿曼,與對岸的非洲之角,緊握紅海出口及印度洋的要塞,曾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示巴女王的帝國,古羅馬人稱次為阿拉伯快樂地 (Arabia Felix)。

      其實早在千多年前,也門人已懂得採用當地的天然建材,並針對每個地區的氣候特徵,發展不同形式的高樓建築;除外貌出眾外,更是結構堅固,有樣又有內涵;所以也門人被認為是摩天大廈的始祖。


薩那的高樓大廈

      薩那位於二千多米高原上,根據憲法,是也門首都, 但2014-15年因爆發政變與內戰,也門政府的所在地搬到南也門的前首都亞丁。這是一個用石頭及沙漿砌成童話式的積木城市。可惜在童話背後,今日的也門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儘管如此,它那獨特的建築特色,還是令人嘖嘖稱奇。


       一進薩那城牆巨大的正門,遊人很快就注意到也門的建築。這些高聳入雲的窈窕建築,有些有7層,達30米,只略低於芝加哥最初的摩天大廈。有些塔樓只有一兩個房間;地面向街,飼養牲畜,或者是工作坊,沒有窗戶。但較高的樓層窗戶華麗,楣窗裝有彩色玻璃,或用精緻的屏風保護室內婦女的隱私。


正門稱為“也門之門”,具千年歷史


高聳入雲的窈窕建築


石膏裝潢


屋頂和頂樓都塗有雪花石膏,塗白對建築物起到了保全作用


薩那古城

      也門的摩天大樓之所以如此獨特,原因在於它們仍在使用,就像數百年前一樣。 例如,在薩那老城,雖然有一些已改建成旅舘和咖啡館,但大部分仍然用作私人住宅。為什麼也門人建造這些高樓?學者認為,沙漠面積雖大,但耕地不多,千萬碰不得。剩下可以建築的空間更小,唯有向高空發展,形成緊密排列的建築群。其次,生活在荒凉的沙漠中,必須考慮居民安全,所以築城牆,晚上大門上鎖,以防備敵人入侵,不能分散在各處。


石頭宮殿立基在巨岩上

    這些古代建築無疑是歷史文物,可以擺放在博物館裡。然而,對也門人來說,這是他們的家,是祖先傳下來的。祖先教會他們建屋的技巧與所用的建材,所以這些塔樓是他們與祖先聯繫的韌帶,萬萬不能割斷 。   

      在這方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竭盡全力搶救。2020年,他們對這些建築奇蹟中約8,000處進行了調查,並修復了78處瀕臨崩潰的建築。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很難。被譽為“沙漠曼哈頓”的希巴姆”(Shibam)古城,就是前車之鑑。


希巴姆古城內矗立著密密麻麻的塔樓與小巷,汽車在這裡難以通行。

      古城坐擁落百座用曬乾的夯土磚打造的塔樓,其中大量建築的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也達到7層樓的高度,並在外部修建了一道用於防護的傳統防禦牆。儘管得以逃脫內戰戰火的摧殘,但如今卻因雨水和洪水的威脅,加上年久失修,正面臨坍塌之險。


2015年,希巴姆古城遺址還被列入了“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也門的古代摩天奇景或者可以搶救,但海內戰不息,生靈塗炭,人民何時才能回到昔日快樂之境? 


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憶印度的“小拉薩”

        達蘭薩拉(Dharamshala)是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坎格拉縣的一個城鎮。從8世紀開始,已有吐蕃人移民至此。在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後,達蘭薩拉成為了流亡藏人的政治中心,藏人行政中央及西藏議會亦設於此。因此,達蘭薩拉時常以“小拉薩”聞名;在中文語境中,達蘭薩拉往往是西藏流亡政府的代名詞。

          “小拉薩”是座位處海拔1800公尺高的山城,比起西藏,這裡之所以吸引全球信眾及觀光客朝聖,是因為代表著西藏靈魂的尊者達賴喇嘛定居於此,更是眾多流亡藏人的心靈組國。

達蘭薩拉的烏拉達爾山脈


話說1959年3月,達賴喇嘛從西藏出走到印度,成千上萬的追隨者放棄家鄉的一切,徒步喜馬拉雅山脈,翻山越嶺數十天,來到尼泊爾與印度,從此故鄉是異鄉。

為了延續西藏傳統,留在達蘭薩拉的藏人,透過教導西藏語言、文化、宗教、藏醫及傳統工藝,讓更多藏人了解自己的「根」。1963年,他們創立“西藏手工藝中心”,除了為藏人提供工作機會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延續保存西藏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讓外地遊客認識他們歷史悠久又美麗的西藏。

藏人藝師埋頭苦幹
12/78
「Tashi Delek」(扎西德勒,藏語「如意吉祥」)歡迎參觀者
      時移世易,西藏手工藝中心從簡陋開始,慢慢成為達蘭薩拉最受歡迎的商店之一。現在商品琳瑯滿目,而且接受訂單,為遊客度身製造。

現代化的商店
從此故鄉是異鄉





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戰禍殃及提格雷聖城

        埃塞俄比亞戰爭頻仍,長達26年,民不聊生。2019年,時任總理阿比.艾哈邁德(Abiy Ahmed),一位基督徒,因對結束埃塞俄比亞與鄰國厄立特里亞多年敵對狀態、促進兩國達成和解而獲應屆諾貝爾和平獎。可惜不到一年,總理阿比因北部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擁兵自重,揮軍進攻,厄立特里亞軍隊乘機介入,在衝突的第一個月,就在阿克蘇姆殺害了數百名平民。提格雷的戰爭不僅對埃塞俄比亞的統一造成了更大的破壞,也嚴重威脅聖城阿克蘇姆。


      埃塞俄比亞 40% 以上人信奉東方正統教(不能簡稱東正教,因為兩者是不同的教會),是非洲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1959年成為自主教會,屬東正教最高級別的獨立教會,不受其他教會的管轄,現在是普世教會協會的一員。他們相信使徒行傳8:26-40記錄埃塞俄比亞太監受洗,就是發生在阿克蘇姆省。同時他們相信,放置了摩西那兩塊十誡法版的約櫃輾轉來到他們的教堂。更有人認為那裡是示巴女王的出生地。 阿克蘇姆古稱提格雷 (Tigray),在公元一世紀是一個王國,國勢極盛,亨有「眾王之王」美譽。基於此,阿克蘇姆是他們最神聖的地方。



提格雷地區

      阿克蘇姆的聖堂是錫安聖母堂,建於公元4世紀,正值阿克蘇姆王國(今厄立特里亞和埃塞俄比亞)第一位基督教統治者埃扎納 (Ezana) 執政,此後多次重建。


阿克蘇姆的埃扎納國王石碑




新堂的圓頂和鍾樓,塞拉西皇帝於1950 年代建造


九聖圖(部分)

      去年12月中旬在提格雷爆發的戰爭,是一齣慘絕人寰的悲劇。據報導,躲在教堂裡的750人被厄立特里亞武裝分子尋獲殺害。加上疫症大流行,街上空無一人。阿克蘇姆的居民在暴力、哀悼和集體葬禮中陷入集體創傷達數天之久。


2021年6月11日,居民在舊堂的坑火中撿骨灰

      眼見城市死傷枕藉,氣氛恐怖,百姓倉皇逃難到鄉下。但最近幾個月,戰火轉移到農村和小鎮,流離失所的家庭又成群結隊湧回城市空蕩蕩的校舍和教堂。

     其間成千上萬的提格雷兒童面臨餓死、營養不良的威脅。
流離失所的百姓


6月11日,信徒聚集在最神聖城市阿克蘇姆的教堂外

      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登基,基督教合法化,福音開始透過貿易從中東傳到非洲。埃塞俄比亞東方正統教自稱「台瓦西多」(Tewahedo),意為「合而為一」。這是因為他們奉行基督一性論,認為基督的人性已經融入神性中。後來在迦克敦大公會議被裁定為異端,遂與天主教和東正教等主流教會分離。錫安聖母堂的寶藏例如傳說中的約櫃和其他的神聖文本、聖經等,專家擔心在提格雷地區的戰鬥中會被洗劫一空。







2021年6月16日 星期三

家有喜事

       我的一對孫兒,浩揚和浩知,相隔三年,分別在6月16和17出生。我們夫妻倆有幸,從他們的出生日起,一直看到他們長大。本月14日浩揚中學畢業,可惜新冠疫情阻隔.未能親自前往祝賀。從寄來的相片中,看見他們一家喜氣洋洋,心裏充滿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