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甩(甜甜圈)這種油炸糕點在猶太人和穆斯林中很常見,尤其是在摩洛哥和以色列。食譜可以追溯到13世紀,當時這道菜在安達盧斯很受歡迎。儘管這道菜是猶太人光明節的主食,如今在摩洛哥,街頭小販都有得賣。
摩洛哥街頭小販出售的冬甩
Hanukkah(光明節)在希伯來語中的字面意思是“奉獻”,乃紀念馬卡比起義,重新從希臘化的塞琉古王朝手中奪回耶路撒冷,並於公元前168年左右再獻燭台。奇蹟發生了。在淨化聖殿後,只找到一小罐專門用於聖殿的燈油,通常可以連續燃燒一天。但燈油卻足足燒了八天,剛好夠時間得到新油和重建聖殿。自此以後,油和油炸食品就與光明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光明節也是猶太家庭年度團圓的大節慶,傳統食物是Latkes(馬鈴薯煎餅)和Sufganiyot(果醬冬甩),小朋友則會玩一種傳統的四面陀螺(dreidel),分別由四個希伯來字母組成,合起來就是“那裏發生了一個偉大的奇蹟”。
陀螺、燭台和果醬冬甩是慶祝光明節不可或缺的元素
塞法迪人是在宗教裁判所之前,定居在西班牙的猶太僑民,同樣慶祝光明節。他們的美食是果醬冬甩,圓圓的炸彈形,內裡加入果醬,香脆又鬆軟。海倫·彼尼爾是中世紀史和食品史博士,認為這種美食源於13世紀,似乎並不完全像今天的冬甩,因為它不是環形,中間沒有洞。
果醬冬甩
雖然果醬冬甩起源於摩爾人的西班牙,卻與流散的由太陽一樣遷徙,現在落戶北非和中東。因為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征服格拉納達,將猶太人和穆斯林驅逐出安達盧斯。 大多數人逃到現在北非的摩洛哥,他們的烹飪傳統也因此在那裡紮根。
麵糰成環狀時,每邊浸入燒熱油鍋中炸約一分鐘,底部必須炸成褐色,但頂部保持白色。
儘管摩洛哥境內的猶太人已大幅減少,但當地街頭小販仍在繼續出售這種糕點。流散國外和以色列的摩洛哥猶太人在光明節吃冬甩,摩洛哥的穆斯林卻視之為街頭食品,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
文獻記載冬甩源於13世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