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日香港善信多數會到車公廟求籤轉運,我們和蕭親家不怕頂嘴駁舌,相約見面。想不到隔別多年,整個沙田繁榮起來,變化很大,幾乎認不出來。其實1961年我們就搬到道風山下的銅鑼灣村。20年世紀70年代,我在道風山工作,對沙田可說是瞭如指掌。記得1962年溫黛襲港,次日我踩單車到沙田,目睹災情慘重,區內700多間寮屋及天台木屋完全摧毀。平日熟悉的沙田小鄉鎮有如汪洋,不少家庭就這樣全沒了。車公坐鎮的大圍,原是一片田園景色,同沙田一樣,被滔天巨浪吞噬。
20年世紀60年代的沙田
溫黛重創沙田,居民死傷枕藉
大圍一帶全是花圃
1976年
例如沙角邨,雖則是一個公共屋邨,但設備簡潔整齊,住得舒服,而且地近地鐵站,交通方便綠化,環境不錯。
沙田地鐵站
南洋杉
兒童遊樂場
屋邨外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