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拉·薩克斯頓49歲當上電工,覺得有如度身訂做,因她從小就喜歡製作東西:堡壘、木雕,甚至飛碟。 她說:“我喜歡解決難題,喜歡看看辛勞一天,到底有什麼實際成果。”
在這個大男人佔主導的行業中,女電工有時會陷於尷尬局面,遭受一些侮辱,她稱之為“隱晦的挑逗”。至於出於社會的偏見,有人走上來問她老闆在哪裡,竟然不知道她就是老闆。她認為那是小事一樁,不足掛齒。
根據電氣化非營利組織重塑美國(Rewiring America)的說法,美國將需要增加100萬電工來進行更新,例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熱泵和電動汽車充電站,以助該國到2035年實現100%“無碳污染電力”的目標。
美國需要增加100萬電工
美國電工嚴重短缺,可讓更多女性入職填補人手不足,同時也有助於縮小性別工資差距。 2021年,美國電工的年薪中位數剛剛超過6萬美元。相較之下,根據勞工統計局的數據,所有職業的年薪約為4.5萬美元;只是有些電工師傅年薪高達六位數。
重塑美國研究負責人山姆·卡利施表示:“未來十年,只是為了取代退休或過渡到不同工作的工人,平均每年就有80,000個電工職位空缺。這一切都基於2022年拜登總統簽署的《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其目的在實現美國經濟現代化和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由於法案涵蓋諸多因應氣候變遷以及能源轉型的相關計劃,例如,將投入大規模預算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鼓勵電動車及儲能設備,並對再生能源、電動車、電力傳輸等相關行業擴大稅收抵免。既然政府提供補貼給購買電動車、選用乾淨能源的家庭,以實現綠色環保,預料接通電網和購買電動汽車的家庭會大大增加,因而刺激對電工的需求。
“有人說電工是男人的工作”:北愛爾蘭的先驅女性讓火花飛濺然而專家指出,由於缺乏對技術學校的投資,以及強調四年制大學學位是通往成功職業生涯的主要途徑,是導致沒有足夠電工來滿足需求的一些原因。 此外,大多數公司的文化都是建基於講交情的白人男性網絡,如果不是老闆的朋友或有許多熟人,就可能聽不到招聘的事。結果只有大約7%的美國電工是黑人或非裔美國人。
其實電工是沒有大學學位就能獲取薪水最高的藍領工作,女性因為無法入行,以致陷入貧困。在密西西比州公屋長大的托尼亞·希克斯在尋求成為一名電工的過程中,必須克服基於性別和種族(她是黑人)的歧視。
她堅忍不拔,鍥而不捨,終於得到回報:2000年,28歲,她在亞特蘭大創辦了自己的公司能源方案(Power Solutions)。 如今,她擁有9名員工,專門從事可再生能源項目和家庭升級改造,並從去年開始生產電動汽車充電器。 她還經營女性無所不能(Women Do Everything),這是一個在男性主導行業中建立起來的網絡小組,為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和像她這樣的藍領女性服務。
讓更多女性從事電工工作將有助於解決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但也有助於縮小性別工資差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