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夏天 ,我在柏林一位律師家裏作客。他是東德人, 對東西德兩方的歷史深有體會。承他介紹,我參觀了一個對東德仍具感情的青年組織。令我驚奇的是,裏面竟販賣羅蘭貝爾(Roland Beier)的漫畫 !漫畫創作於1990年1 月,顯示了馬克思在共產主義崩潰後的尷尬神態。他雙手插在口袋裏,眼睛低垂,而他身後的太陽正如他一樣,楚楚可憐,抱歉說 :「Tut mir leid Jungs! War halt nur so’ ne Idee …」( 對不起,夥計們!我只不過是想想罷了..)。
戈爾巴喬夫上台,進行經濟改革政策(perestroika,俄語意為「重建),中歐和東歐有機可乘,反對共產主義的運動風起雲湧。東德卻似乎是一個不可摧毀的堡壘。那裏共產黨政權穩固,有軍隊和秘密警察支援,更有蘇軍駐紮在境內,可謂萬無一失。然而1988年秋,基督新教教會,呼籲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society with a human face)。大量反對者聚集在一起,進行「星期一祈禱」,抗議警察國家並要求民主。他們其實沒有意思拉倒東德,也不希望東德被西德吸收。不過事情的發展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等到局勢告急,東德領導人昂納克(Erich Honecker)請求戈爾巴喬夫援手,卻遭受到拒絕。昂納克反而被剝奪了職務。不久東德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東德隨之消失。
有調侃者看見漫畫,就說:「不錯,卡爾( Karl),你早就是我們當中一份子了。1836年你改變了,從波恩大學轉到柏林威廉大帝大學 (今天: 洪堡大學) 。根據甘迺迪的說法,你真是那麼可愛的柏林人!」你豈不曾說:「人創造了宗教,宗教卻創造不了人(Der Mensch macht die Religion, die Religion macht nicht den Menschen)?一點都不錯,我經常留意你這句話。只是神變為人的時候,人就變為神了.。你還能說宗教是人類的鴉片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