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知道天災的動物

       2004年,印尼發生9.1級海底地震,引發海嘯,摧毀印度洋周圍的沿海社區,造成至少22.5萬人死亡,部分成因是由於許多社區沒有收到任何警告。當地人造預警系統未能發出任何明確的警報。許多傳感器基於失修無法操作,而許多沿海地區根本沒海嘯警報系統。雜亂無章的網上通訊亦未能提供警告,許多短信未能傳到受威脅地區的手機,或者無法閱讀。

然而,在高達9米的洶湧水牆衝破海岸線之前幾分鐘和幾小時,一些動物似乎感覺到大難臨頭,慌忙逃走。 據目擊者的描述,大象向高地奔跑,火烈鳥放棄低窪築巢區,狗拒絕出門。 在泰國的沿海村莊Bang Koey,當地人說,海灘邊的一群水牛突然豎起耳朵,凝視著大海,然後在海嘯來襲前幾分鐘衝向附近的山頂。還有倖存者說,在地震後不久和海嘯到來之前,他們看到牛、山羊、貓和鳥類等故意向內陸移動。他們許多人之得以倖存就是因為跟隨這些動物一起逃走。

據目擊者稱,大象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前奔向高地

早在公元前373年,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就提到,在地震發生前幾天,老鼠、狗、蛇和黃鼠狼逃離赫利斯市。據說1805年那不勒斯地震前幾分鐘,牛、羊、狗和鵝開始齊聲發出警報,而馬在 1906年舊金山地震之前亦驚慌失措逃跑。

據說馬在1906年舊金山地震前驚慌失措地跑了

2017年,世界氣象組織發現,大約100個易受天災的國家仍然缺乏預警系統。 但這些關於災難前動物行為的描述,卻促使一些研警警警究人員嚴肅對待動物是否真有內置預警系統的說法。如果有的話,牠們能為人類提供這種自然的預警嗎?

儘管今天科技發達,技術先進,卻仍未能像動物一樣,可以預感災難的發生。 例如地震,地震檢波器只有地球震動實際發生時,才會晃動成彎彎曲曲的短線條。要做出可靠的預測需要先兆訊號,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似乎還沒有發現任何在大地震前持續出現的訊號。 因此,一些科學家越來越願意請救動物,考慮更多非正統的警告信號。

五年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的馬丁·維克爾斯基 (Martin Wikelski))領導的團隊,對動物如何預測災難進行一項最重要的調查。這項研究在意大利中部馬爾凱地震多發地區的一個農場進行,每隻動物都戴上芯片的頸項,然後記下不同動物(牛、羊和狗)的活動模式,稱為生物信標跟蹤紀錄。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間,每隔幾分鐘就會將活動數據發送到中央處理器。

研究人員找到證據,表明在地震前20小時,農場動物開始改變行為。如果農場被監控的動物,有一半比平常活躍,連續不斷超過45分鐘,研究人員就預測會發生4.0級以上的地震。用這種方法預測,八次强震中有七次正確。維克爾斯基在2020年說:“動物離即將到來的地震震中越近,牠們改變行為的時間就越早。”

維克爾斯基給山羊貼上標籤,看牠們能否探測到埃特納火山爆發
當然,許多動物都配備有高度發達的感覺器官,可以讀取一系列牠們的生命可能依賴的自然訊號。因此,一些動物似乎完全有可能捕捉到任何地震前兆。牠們可以嗅出令人不快的化學物質,拾取低頻波,並通過毛皮或羽毛感應到電離空氣。
2004年海嘯後,一架美國海軍直升機飛越蘇門答臘島
研究人員需要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震帶。對更多的動物進行更長時間的觀察,然後才能用於預測地震。 為此,威克爾斯基和其他人正利用國際空間站上的全球動物觀察系統伊卡洛斯(Icarus)來收集全球動物的活動數據。
與此同時,南寧地震局已經建立一個地震預警系統,特別監測在廣大地震多發地區的蛇。 蛇擁有一系列强大的感官機制,能够檢測環境中的微小變化,正是蛇和其他動物的行為突變,促使當局在1975年撤離遼寧的海城市,得以在大地震發生之前,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南寧地震局局長拿著一條他認為可能有助於預測地震的蛇

Kivi Kuaka 項目為鳥類配備 GPS 追踪器,以觀察牠們們如何應對自然災害

Kivi Kuaka 項目為鳥類配備 GPS 追踪器,以觀察牠們們如何應對自然災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