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一日三餐幾乎都離不開泡菜,現在竟瘋傳「泡菜致病」的新聞,究竟是真是假?
2024年7月6日(週六),據南韓媒體報導,南韓全北特別自治道南原市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涉及多所學校,出現超過1000名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供應學校的泡菜被驗出諾羅病毒。南原市發表的消息稱,截至7月6日13時,市內小學、國中、高中的疑似食物中毒患者人數為1024人。諾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以透過接觸受污染的表面(例如馬桶沖水把手)以及已經感染的人而感染。患者出現嘔吐、腹瀉和腹痛等症狀,但大多數人幾天後就會康復,無需住院治療,不過也有部分人的情況嚴重。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6To2vygqZkMcGs4gBT0_ovsAvACRRRadZZRLcUA2HL9J_vKYFkrwaelTB6ROPzQf65ViSEKt1MLGvicfI_g0QH5PPYus8h5kIRAyptgfJphC_8RGeeC1MyMBOI-oAnbTIsJvQMWODo3JBz3f5Td6AOFYhBijXEED4vb2Jgf2g0AgFrPhC-KogfqVdtg0/w640-h360/0b325de0-3b99-11ef-ad11-c1bbd09d8fae.jpg.jpg)
南原市官員表示,在前一天報告第一例病例後,該市於週三開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以查明疾病來源。此後,病例數迅速增長,從週三的153例增加到週四的745例。該市市長崔京植週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衛生官員採取「先發制人和過度反應」,試圖防止疾病進一步傳播。他補充,「我們將確保公民的安全」。
市政府官員表示,在病人、環境樣本和一些定期送到學校的泡菜中,都檢測出諾羅病毒。因此,相關機構暫時停止了泡菜生產公司所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而涉事公司也主動回收已分發的產品。但當局尚未正式公佈生產泡菜公司的名稱。
中韓兩國先前因為「泡菜」名稱發生爭議,韓國決定將泡菜(Kimchi)中文譯名改為「辛奇」。韓國有句俗話說:「泡菜是半個糧食」,不管多麼奢華的宴會飲食,餐桌上也少不了泡菜,還曾被美國《健康》雜誌評選為世界五大健康食物之一。泡菜富含乳酸菌,能夠抑制腸內壞菌,並維持腸道菌叢,同時還能促進腸道功能、幫助消化。另外,醃泡菜的辣椒所含的辣椒素,能促進脂肪燃燒,還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是韓國女性維持身材的祖傳祕方。無怪有些韓國人對泡菜致病的消息嗤之以鼻了。
不管多麼奢華的宴會飲食,餐桌上也少不了泡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