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如何挽救瀕危的古蹟和聖地 ?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古蹟和聖地受到威脅和踐踏,有些甚至被拆除,面對這樣的危機,究竟如何解救?

      法國南部的拉斯科洞穴(Grotte de Lascaux),其壁畫被譽為「史前的羅浮宮」。壁畫多數以簡約清麗的線條表達為主,但線條之流暢、動物神態之生動,著實令人驚嘆不已。想起一萬多年前,古人的藝術創作和概念竟然已經達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寧不讓人羞愧?



      然而岩壁上威武的野牛、龐大的野豬、溫順的雌鹿與山羊以及奔跑的矮馬,固然迷倒遊客,他們的呼吸卻導致黴菌的生長,壁畫出現褪色、剝落等現象。為了防止無價之寶凋零,逼使當局在開放僅僅15年,便於1963年予以關閉。另一方面為了滿足公眾的瀏覽欲望,法國政府在1983年在洞穴幾米外建立「拉斯科洞穴2號」,複製壁畫讓遊人瀏覽。隨著複製技術的精進,「拉斯科洞穴4號」已於2016年12月中隆重開放。這是一個完全的拷貝,被譽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壁畫複製工程。


      雄偉的烏魯魯(Uluru)在澳大利亞沙漠的中部,或稱艾爾斯岩(Ayers Rock)。 由於形成烏魯魯的砂岩含有較多鐵粉,氧化之後的鐵粉呈現紅色,使得烏盧魯呈現紅色外觀。這是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聖地,一直是遊客攀登的對象。 但是,2019年10月26日起,國家公園管理部門應當地人的要求,宣布烏魯魯為禁區,遊人不得進入。
      2020年10月26日,墨爾本解除封城,人民興高采烈,大事慶祝。然而就在這一天,一棵被認為是神聖的桉樹,被當局用推土機砍伐了。這是賈布烏讓族(Djab Wurrung)世世代代藉以遮陰、生孩子、占卜運程的「生命樹 」。他們每當孩子誕生,就把母樹的種子和孩子的胎盤混在一起,栽種自己的樹,以維護與祖先血脈相連。可惜現在的人相信人定勝天。這種帶有宗教色彩的觀點激起了工業革命和殖民者對新領土和新資源的渴望。他們無視自然世界,視之為有待開採的資源。所以兩年來,儘管當地族人和維權人士一直在那裡紮營看守,終於敵不過當局要修建一條高速公路。兩者生活在同一個澳大利亞,卻有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族人看見母親樹被砍下,悲憤莫名,心痛得有如看見「巴黎聖母院在焚燒中倒塌 」。有見民情洶湧,維多利亞州政府願意談判,結果保留其中十幾棵聖樹,而母樹到今天已經八百多年歷史了。
      茂納凱亞(Mauna Kea)火山頂峰海拔4,207公尺,意為「白山」,是夏威夷土著宗教和文化最神聖的山。他們在那裡見面、禱告、與祖先溝通。不過當局要在山頂上建造大型望遠鏡,族人於是舉行抗議,幾個月以來,一直在山周圍的道路上堵車。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是印加人的聖地,每天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他們的來訪,並非雁過無痕,而是留下破壞的足跡,使到這個文化遺產搖搖欲墜。當局沒有辦法,唯有嚴格規定參觀時間,只准遊客在規定的路徑遊覽這個著名的廢墟城市。 
      自1941年以來,四位美國總統一直在從拉什莫爾山(Rushmore)俯瞰南達科他州。之所以雕刻華盛頓、傑佛遜、老羅斯福和林肯這四位總統頭像,因為他們代表美國建國130年來的歷史,可以為南達科他州吸引更多遊客。 但是這座建造卻引起很大爭議。 因為這原是拉科塔蘇族(Lakota Sioux)印第安人地區。 他們稱之為「六祖父」,神聖不可侵犯。 如今擺放四個頭像,就是對聖山的褻瀆,所以也繼續與美國政府過不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