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國歷史簡介
日耳曼人是歐洲的古代民族。打從公元前5世紀,他們以部落形式分佈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古羅馬人稱之為日耳曼人。大約在公元前半個世紀,大部分日耳曼人開始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該地區稱為「日耳曼尼亞」。至於「德意志」,則指生活在法蘭克王國東部的日耳曼部落所講的方言。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統治時期達到鼎盛。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蘭克王國隨即分崩離析,在瓜分各種遺產的過程中,形成了東、西兩個王國。這兩個王國的政治分界線大致就與德語和法語之間的語言界限相當。講法語的西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今天的法國,而講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就逐步演變成德國。
查理大帝,杜勒(Dürer)
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德國曾經歷過三個帝國,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公元911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宗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962-1806年)。
迨至在1870年普法戰爭,普魯士擊敗法國,次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國第二帝國(1871-1918),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這也是後來威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國號。
家維爾納( Anton von Werner)是登基儀式的見證人,他這幅1885年完成的的油畫呈現了當時的盛況。圖中俾斯麥(白衣者)宣讀了德皇登基詔書。德皇威廉一世站在中間的講台上,達官貴人則環繞左右。
1884年6月9日,德皇威廉一世和帝國首相俾斯麥為新建帝國議會大廈舉行了奠基儀式。整個建造過程了持續了十年之久,因此參加落成典禮的已是威廉二世。落成啟用一天後,議會就在這座建築物中舉行了首次會議。柏林繁榮時期藝術博物館記載了1871年至1914年的生活時尚。那一時期的室內用品既奢華,又凝重。家具的棱角線條分明,並佐以精雕細琢的紋飾。桌腿旋製而成,桌腳則是打磨拋光的園球狀。椅背、座鐘以及梳妝台頂部一般還要加置皇冠狀的飾物。
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聯邦共和國。由於共和國憲法係在魏瑪城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因此這個共和國又稱為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拉為首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上台執政,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魏瑪共和國的終結。希特拉認為自己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和普法戰爭後以普魯士為中心的徳意志帝國(第二帝國),故稱他建立的「新德國」為第三帝國(1933-1945年)。
1939年9月1日,希特拉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德國為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1990年10月3日通過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
(二)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狂徒
威廉二世(1859-1941)含金鑰匙出生,註定要統治日益強大的德意志帝國。他的家庭背景亮麗,除了肯定當皇帝外,還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愛德華七世的外甥。只不過他性格充滿野心,而且衝動魯莽,待人接物表現驕橫。他權大才疏,未當皇帝前,很仰慕俾斯麥,即位後,就馬上與這位鐵血宰相發生衝突,終於在1890年解除俾斯麥的首相職務。
by Court Photographer T. H. Voigt of Frankfurt, 1902.
威廉二世實行帝國主義,以顯示德國蒸蒸日上的國力。他積極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具有強烈軍國主義的色彩。他欲借殖民地擴張,為德國尋找在列強群起之下的立足之地,一改以往俾斯麥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中心主義。在八國聯軍事件中,他發表演說,勉勵參與戰役的德軍,要仿效匈奴人般攻打中國。導致德軍在後來的戰爭中被冠上「匈奴人」的綽號。
「我們要將那群反對我們的東方人踩在腳下,毫不留情地打敗他們,不留一個戰俘,不留一個活口,碰上一個殺一個,要像一千年前的匈奴那樣厲害;我們的目的就是在中國打出像匈奴一樣的戰績,讓中國人一千年後提到德國仍然畏懼得顫抖,讓我們的旗幟永駐長城!」
版畫「歐洲各民族,保衛你們的信仰和家園!」這幅畫居中手持劍的人物是天使長聖米迦勒,他與畫中其他手持武器者代表歐洲的基督教徒。在其右後方的佛像與龍則代表東方,意指來自中國或日本等東亞國家的黃種人。全圖所要表達的意境是,希望歐洲人能在天使長聖米迦勒的帶領下,擊敗來自東方的佛與龍,以保衛歐洲人的信仰與家園。
這位狂徒在中國留下唯一的功績,便是1899年10月12日,下令將在租界內新建的市區設保護領首府,命名為「青島」。他們將原來的中國村落拆除,斥巨資按照德國城市規劃,新建一個完全德式風格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奠定了當今青島的城市格局和建築風貌。
![]() |
青島總督府 |
1914年,威廉二世全心全意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戰爭的結束也意味著他的帝國覆亡。 1918年,他宣布退位,流亡荷蘭,一直生活到1941年去世。他曾在三十年代早期相信,納粹的成功能讓德國重歸君主制,他的長孫將成為第四任德皇。但1938年11月9-10日的水晶之夜使他震駭不已,他說:「這是我第一次恥於當一個德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