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勞動具有意義是永恆的真理。」高爾基:「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又:「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聖的。」沒有人類辛勤的勞動,就沒有五彩繽紛的現實世界。勞動使人充實,使人快樂,使人忘憂,使人高尚,正如德國的成語所說:「勞動創造自由」(Arbeit macht frei)。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勞動往往是不自由的。那樣的勞動不使人感到愉悅和幸福,更無能令人肯定自己、實現自己。比方說,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大門上鐫刻著那三個大字:「Arbeit Macht Frei」(或譯作「勞動使你自由」、「勞動帶來自由」)就是。
「勞動使你自由」,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得到自由。這句成語歷史悠久,意義積極而正面。最初代表著自由、寬容、自尊和對他人的尊重(Fremdachtung)。德文的fremd,除了指陌生的、不熟悉的,還包括異鄉的、外國人。換言之,這句成語包括世上所有的人,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 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區別。
可惜希特勒主張優生論,認為德國人是較優秀的種族,理應享有更多的「生存空間」。他下令充公所有猶太人的房屋及財產,然後把他們集中安置在狹窄細小的猶太區,並以圍牆封起,以騰出更多空間予德國人。意識形態讓納粹政權認為猶太的龐大人口,包括經濟、貿易、治安等,是所有社會問題的根源,因此他們需要一個比猶太區更徹底的解決方案。結果,1942年1月20日,他們通過了「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也就是把所有猶太人送到集中營去。在那裏沒有自由,勞動也不會為猶太人帶來自由。反之,人的尊嚴蕩然無存,使這句成語不得不變為諷刺的黑色笑話。因為猶太人在那裏一輩子操勞,被虐待至死,或在毒氣室慘遭殺害。
![]() |
奧斯威辛毒氣室
如此一來,Achtung(尊重)被扭曲了,因為在那裏只有鎮壓、剝削、羞辱和謀殺。這樣的勞動給人帶來的是虛假的希望,是活脫脫的Verachtung(鄙視、蔑視),是絕望的深淵,死亡的煉獄。除了國家社會主義者(納粹),可真還沒有人能將這句成語歪曲為人類最高級別的蔑視符號。
|
![]() | ||
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納粹政治頭目,曾為內政部長、黨衛隊首領, 指定比克瑙(Birkenau)為“歐洲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且慢,國家社會主義者顯然不只是一個「瘋子」、「惡魔」。難道納粹主義、大屠殺猶太人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被妖魔化的希特勒個人所引發的個別事件?德國固然有諤諤之士,但諾諾之人可更多呢!
|
一個偉大的民族,人才輩出,在文學,哲學、藝術領域,登峰造極,為什麼竟淪落到對元首的言行「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要理解,讓我們先看看德國的歷史。
什麼是德意志(Was ist deutch)?這是困擾德國人幾百年的問題,卻從無一個最終答案。在18、19世紀,「祖國在哪?」讓德國的知識分子張口結舌,因為統一的德國並不存在,德意志只不過是一個地理名詞。
不說不知道,德意志這個名字有兩種說法:German,是古羅馬人所稱的日耳曼人。大約在公元前半個世紀,他們大部分開始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該地區稱為「日耳曼尼亞」。Deutch(德意志)一詞則來自古德語 diot,意為人民,是指生活在法蘭克王國(Deutsches Reich)東部的日爾曼部落所講的方言。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成為法蘭克大帝國。大帝國中有許多講德語的日爾曼部落,他們所講的方言便是「德意志」(deutch)。至於民族國家的誕生,要等到1871年德意志實現統一。從這時起建立的帝國、共和國可稱為德國,其國民便是德國人。
有人說,在德國統一成為政治國(Staatsnation)之前,只是一個文化國(Kulturnation)。 文化國的產生主要是以共同文化財產作為基礎,而政治國的建立主要以共同的政治歷史及憲法之統一。無論政治上如何複雜難以定義,德意志民族在文化上都能清楚認同自己為德國人,而且,文化的位階更高於政治。
語言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最可靠的標誌。例如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蘭克帝國隨即分崩離析,形成了東、西兩個王國。 這兩個王國的政治分界線大致就與德語和法語之間的語言界限相當。 講法語的西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今天的法國,而講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的就逐步演變成德國。可德國境內邦國分立,各有各的方言土語,難於彼此認同,凝聚成為一體 。後來馬丁路德將《聖經》翻譯為德文,達到書同文的功效,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的影響深遠。講德語的人既有了共同的文字,而藝術、音樂及風俗習慣等亦充分凸顯「德國特色」,因而成為凝聚全德意志民族的重要力量。
【註】第三帝國是以希特勒為國家元首的納粹德國的非正式稱呼,正式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亦常稱為「德意志帝國」。希特勒將自己認為是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和普法戰爭後以普魯士為中心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的繼承人。
例如 ,華格納(Richard Wagner),德意志帝國的作曲家,就引用哲學家黑格爾一個概念「Aufhebung」來形容「什麼是德意志?」。這個字有以下意義:提升到更高處、保存、取消、結束等等。在黑格爾的思考脈絡下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東西被取消結束,但不就此消逝,而是昇華到更普遍的領域,蛻變為更豐富的東西。在這種蛻變中,事物自身不再以原來的形態存在,卻以更高的方式被保存下來。對華格納來說,德意志精神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正是:以德意志的方式保存、並發揚非德意志的價值。因此德國民族結合了兩種相異的特質:在地的/家鄉的/人民的,以及歐洲的/帝國的/世界的。德意志強調家鄉,卻又必須在羅馬帝國中、在基督教文化中,消解其德國本質,將特殊的東西昇華到普遍的領域去。其實他是在反映尼采的一句名言:德國精神的特質在於,能夠以最高的、客觀的純然看法,來掌握外來的、異文化的東西,並將這種異在的東西轉為自己的。因而,基督教在德國成為德意志文化的核心,且若無德國人的貢獻,基督教文化的普世價值將無法被世人承認。
另一方面,由於法國大革命的刺激,以及拿破崙戰爭的衝擊,這一時期的德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呼喚更加強烈,甚至由之前的眷戀而轉移為吶喊。啟蒙運動在德國的傳播,不僅充分體現了追求自由進步的熱衷,更是融合了德國人濃濃的民族情感,呈現出理性與感性同行的狀態。正是在這一時期,因為經濟政治尚且落後,德國的民族主義就在文化領域首先成長起來,伴隨着崇尚理性的啟蒙運動大放異彩。文學、哲學、藝術紛紛出現了民族意識的痕跡。從康德到黑格爾,德國的哲學領先世界,哲學可說代表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成就。18世紀末無疑是德意志民族主義在文化領域迸發的高潮。啟蒙運動的理性精神在這一時期傾向於感性,在德意志更凸顯出民族個性。
另一方面,由於法國大革命的刺激,以及拿破崙戰爭的衝擊,這一時期的德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呼喚更加強烈,甚至由之前的眷戀而轉移為吶喊。啟蒙運動在德國的傳播,不僅充分體現了追求自由進步的熱衷,更是融合了德國人濃濃的民族情感,呈現出理性與感性同行的狀態。正是在這一時期,因為經濟政治尚且落後,德國的民族主義就在文化領域首先成長起來,伴隨着崇尚理性的啟蒙運動大放異彩。文學、哲學、藝術紛紛出現了民族意識的痕跡。從康德到黑格爾,德國的哲學領先世界,哲學可說代表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成就。18世紀末無疑是德意志民族主義在文化領域迸發的高潮。啟蒙運動的理性精神在這一時期傾向於感性,在德意志更凸顯出民族個性。
在這一文化脈絡中,紐倫堡召開納粹黨代會,希特勒的演講充滿激情,但更重要的是他的鼓吹:「德意志民族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民族,德意志的未來要靠我們的人民!只能靠我們的人民!德意志人民,神聖的德意志人民,必須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冷靜、勇敢來克服一切困難!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前進,我們的民族才能振興!」
這時成千上萬的人忘情呼喊,高唱,向著主席台上那個大獨裁者歡呼致敬,如醉如狂。這能怪誰呢?想想看,希特勒上台後,短短三、五年,就驅散了德國在一戰失敗之後的萎靡不振,改變了遭其他強權凌辱的窘迫狀況,軍隊實力大大增強,工業日新月異。希特勒政績彪炳,還是他們自己選出來的,能擁有這樣「偉大」的領袖,能不感到幸福無比?德國人身處這樣的環境,怎麼不會激動得渾身顫抖,為自己是最優秀的民族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萬分,也為德意志即將成為最強大的帝國而感到興奮不已?跟隨偉大領袖投身到無比壯麗的革命洪流中,去創造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神聖事業,發個千秋大夢,誰說不宜?
可他們忘記了,一旦陶醉於這樣強烈的種族主義情感當中,一旦痴迷於如此盲目的個人崇拜以及極端的愛國主義情緒當中,自然會從理智走向瘋狂,從善良陷入邪惡,從文明墮落為野蠻。極端愛國主義德文是 Hurra-Patriotismus。Hurra指1813年在解放戰爭中,普魯士軍隊步兵揮舞刺刀所發出來的 呼嘯,大可譯為「愛國主義萬歲 」。百度的解釋是:既然愛國,就必須毫無保留地信任政府和執政黨,相信國家的官方媒體。 所以,接收外國媒體信息便是不信任他們本國,便是不愛國。 在極端愛國主義者眼裡,「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古訓純屬無稽之談。按照極端愛國主義的邏輯,國家官方永遠是正確的,官方的道路永遠是正途。 所以,那些敢於獨立思考、 敢於倡導「中立」的人士不是嚴重右傾,就是被敵人利用,甚至是罪不可赦的叛國通敵。 極端愛國主義否定一切中間立場,打擊一切中間觀點和對立觀點。 極端愛國主義無端製造出大量「階級敵人」和「敵對勢力」。極端愛國主義者無法相信,大部分批評國家的人同樣愛國,甚至比他們更愛國。 極端愛國主義無法理解,指出國家的問題、幫助其自我完善,比愚蠢地掩飾問題,更理性、更愛國。 極端愛國主義無法接受,愛國不僅需要熱情,還需要智慧。
可悲的是,發夢的人還不知道自己是在發夢。其實多少飽學之士也一樣訴諸國家主義、打出愛國旗幟,在宣揚封建臣子的愚忠。可見那壯大法西斯的種子早已潛藏在每一個人心中,人人都可以成為助長法西斯主義滋長的推手。什麼時候萌芽,端賴環境氣候的變化。這種對希特勒的盲目瘋狂崇拜,堪稱是第三帝國時代德國民眾精神世界的縮影。他們的頭腦已經完全被希特勒宣揚的「民族社會主義」填滿,除了這種思想,幾乎再沒有別的任何思想。哀哉!也許這不符德國哲人的初衷,也許柏拉圖高爾基都沒有想到不自由的勞動,然而一個德國人靈魂中的罪惡之國已經建成了。
不過,謊言終歸是謊言,假的真不了。在集中營的入口,用來羞辱猶太人的「Arbeit macht frei」到底是一個謊言。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波蘭文Oświęcim)位於波蘭克拉科夫(Kraków)西南約60公里,是納粹德國時期最主要的猶太集中營和滅絕營,估計當時最少有超過100萬名人在那裡被殺害,其中約9成都是猶太人。來到這個可怕的人間地獄,令人心情沉重。
通了電的鐵網,加上哨兵嚴密的監管,逃亡絕無可能
![]() |
超過100萬名人在這裡被殺害,其中約9成是猶太人
奧斯威辛集中營第11座是“監獄內的監獄”,其中的許多規則,違反者將受到懲罰“。 一些囚犯被迫在“站立牢房”中過夜
10號以及11號樓之間是一處被高牆所封閉的空間,盡頭就是死亡牆,被判槍斃的,會被一排排的帶到第「死亡之牆」集體處決
粹在毒氣室中剃掉剛剛死去的女性大部分頭髮,用以製造「髮布」,製作各種物品推銷
死雕塑
不記取歷史教訓,歷史定會重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